为什么要往左边撤?
老许说:“右边那几块高出的石块,面积不小,但是个‘孤岛’,边上灌木后是石壁,无路可退;左边虽是灌木丛,但旁边没有石壁,山洪涨起来了,还可以往上跑。被困在石块上的是一对男女,他们想往石壁上爬,但没成功。”
老许支招
山区降雨往往是上游下雨形成洪水,而下游并不知情,对这种情况尤其要警惕,通过观察做出准确判断,及时选择避险方式。
如果遇到突然刮大风,在山上,尽量往山下跑,半山腰以下的护林岗、农家等可避险,来不及跑可以在较深的山洞里躲避,但不要站在山洞口。如果在树林里要避开最高的树,也不要站在树林边缘的树下,临时在树林的中间部位蹲下,尽量保持与树干5米的距离。
在山区,连降大雨,容易暴发山洪。应该注意避免渡河,以防止被山洪冲走,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、滚石、泥石流的伤害。
住在山洪或泥石流易发区的居民,在躲避山洪或泥石流时,应选择到沟道两侧高处,不能顺沟道向下游方向逃生。
自救,除了冷静,还需要抱团
看到队友被困,几个经验丰富的驴友,马上从包里拿出长绳子来。接着有人折了根粗树枝,领队撑着树枝,用脚测试着水流,让身体尽量贴近石头,迎着湍急的水流,牵者绳子,一步步摸索到了被困的驴友身边。
两人虽然被救上来,但山洪也把峡谷淹了——山洪还在不断下泄。原路肯定是没有办法再走了,唯一的出路就是强行往高处穿越,翻山。一路上荆棘遍布,脚下腐烂的枝叶覆盖在湿滑的泥土上,近70度坡度增加了穿越难度。此刻的水流还是那么湍急,没有减缓的趋势,经过艰难的穿越,一行人最终回到河边。
雨越下越大,驴友们越来越冷,各种难题都摆在了面前。其他的可能性已不存在,唯一的选择,就是跨越这湍急的河流,到达对面才能够自救。
此刻,附近山民拿着绳子赶来,在绳索的保护下,男队员搭起了人墙,保护女队员们一个个安全到达对岸,站在湍急的河流中,男队员们没有退缩,勇敢地担负起了责任,使这次惊险的自救能成功。
老许支招
一旦因山洪暴发困在山中,要选一高处平地或山洞等离山洪道远的地方休息等待救援;无通讯工具的,可寻找一些树枝和其他可燃物点燃,同时在火堆旁放一些湿树枝或青草,使火堆升起大量浓烟,以引起搜救人的注意。
受到洪水威胁,如果时间充裕,应按照预定路线,有组织地向山坡、高地等处转移;在措手不及,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,要尽可能利用船只、木排、门板、木床等,进行水上转移。来不及转移时,要立即爬上屋顶、大树、高墙,做暂时避险,等待援救。不要单身游水转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