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旧城里寻觅老太原的民间滋味
柳巷是太原最繁华的商业街,犹如北京的王府井。这条热闹的街上,店铺林立,烟尘滚滚,店铺里放着嘈杂的音乐,早已寻不到当年“杨柳依依”的风致。许多老建筑都在最近几十年拆除了,太原老城墙现在也只能寻到一段百余米长的遗存。倒是在柳巷周边做了新的商业街,名为“巴黎大街”和“铜锣湾”。这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建筑,至今也有点破旧。这几乎是90年代许多个城市的现实:为了表明国际化,许多地产项目都冠以“巴黎”“罗马”、“纽约”等名头。
每到周末的晚上,这里人声鼎沸。夜市正在进行,逛夜市的人摩肩擦踵,小吃的摊贩罗列两旁。最常见的是碗秃,据说这是平遥叫法,太原当地则叫灌肠,由荞麦面制成,先做成糊,放入碗内上锅蒸熟,售卖的人迅速在碗秃上放花刀,浇入陈醋、香油、姜末、辣椒油,混合搅拌着吃。在夜市上闲逛,能闻到空气中浓浓的陈醋香,当地人介绍,这是宁化府醋厂传来的香味。山西陈醋有名,宁化府陈醋是其中最有名的。在柳巷还存留着一部分醋厂,每到冬天,许多市民还是习惯排队在这里用塑料桶打醋。
旧日的风华只存留在地名上:酱园巷、柴市巷、米市街、羊市街、铁匠巷、棉花巷、典膳所、晋府店……太原也有钟楼和鼓楼,钟楼早已消失不见,鼓楼也已荡然无存,只在鼓楼街上还留着一座唱经楼,如今正在修缮。
赵杰是个狂热的山西篮球迷,他在食品街开了一家羊汤馆,名为“壹吃三”。他说离他店铺不远的地方就是鼓楼原址的所在地,他从小在这一带玩耍,以前这条街餐馆林立,如今也显出荒废之态。赵杰说,这里不久之后就会修路翻新,许多店铺都会收回,只有7家餐饮店铺保留,他的羊汤馆是其中之一。这条街将由政府统一修缮之后,再进行招租。
山西太原,夜色中的柳巷夜市。这里最常见的小吃除烧烤外,还有碗秃等各种面食。
我们在赵杰的羊汤馆里喝羊汤,吃莜面鱼鱼。餐馆装修得古色古香,墙壁上挂着老太原的老照片——实际上,那些老建筑如今也都只在照片上才能呈现。赵杰的羊汤馆经营的是太原新派羊汤,许多当地媒体人、明星、潮人都喜欢来这里。每到秋冬,这里也卖头脑,还有白汤的羊蝎子,算是此处一绝。
太原人康宁带我们去了位于汾河边上的一家面馆,这里有不错的打卤面。汾河已经整治得很漂亮,河两边有宽阔的绿化带,每天都有人在河边跑步。在那家狭仄的面馆里,点了剔尖面和打卤面,面筋道,卤子香浓。康宁说,这家面馆位于家和单位之间,算是他的食堂。
我总是想着避开旅游景点、商业繁华区、传统美食街,以及各种豪华餐厅,去寻找一些市井味道。桃园北路周边是太原的老旧居民区,在桃园二巷的胡同里,到了晚上人声鼎沸,人们排队去小餐馆吃饭,路边有卖水果的,也有卖碗秃的,市井的气息随着人流散发出来。我们循着香味找到了一家烧麦包子店,老板是太原人,门口支起一个大桶,桶内有木炭,上面挂着羊腿、羊排以及烤串。羊腿与羊排都未经腌渍,需要一个小时才能烤熟,烤好后喷香扑鼻。我们坐在露天的桌子边,吃着烧烤,老板又端来一份烧麦,羊肉馅烧麦有许多讲究,做的时候讲究“似收口不收口”,状若花开。捏起一个放到口中,得以确认,这才是太原的民间滋味。